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一级片,AAAAA日本无码人妻,天天一级毛片免费观看,一级毛片视频免费观看完整版,日韩无码一级二级,全程免费的特性一级毛片,久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最一级黄片美国百花视频在现观看,国产一区精品在线免费看

首頁 > 滾動 >

【新視野】發力低碳化學新材料 衛星化學瞄準全球化工50強

2023-06-27 09:28:30 萬隆證券網

從美國尼德蘭港口出發,穿越墨西哥灣海域和巴拿馬運河,駛入太平洋,最后靠泊在大洋彼岸的連云港禾興石化碼頭,14艘巨型VLEC(乙烷乙烯運輸船)就往返奔赴于這條航線上。


(相關資料圖)

這是全球最大的乙烷船隊,也是衛星化學(002648)牽頭打通的乙烷全球供應鏈。全球供應鏈的價值,最終指向衛星化學在連云港的全國最大烯烴綜合利用項目。2022年8月,連云港石化項目全面建成投產。

這條令衛星人自豪的“海上氣體絲綢之路”,也為公司邁向輕烴一體化發展,打造低碳化學新材料科技公司,提供了有力支撐。

近日,證券時報“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在行動”采訪團走進衛星化學,證券時報社常務副總編輯周一對話公司董事長楊衛東,探尋公司把握化工產業低碳轉型機遇、應對行業周期波動、高質量發展新材料業務的成長軌跡。

立足輕烴一體化發展

走進衛星化學展廳,在集團榮譽墻的正前方,擺放著一臺銹跡斑斑的反應釜。這臺300L的反應釜,見證了企業迄今30余年的創業發展史。借助這臺不太起眼的設備,上世紀90年代初,楊衛東在一間租用的倉庫中開啟了創業之路。

彼時,長三角地區紡織業蓬勃興起,嘉興也是紡織重鎮之一,衛星化學把握住區位優勢,從下游紡織乳液開始,一步步向上游發展。

楊衛東說,2005年,衛星高分子乳液單月銷量已突破萬噸,成為國內最大供應商,自身對丙烯酸酯需求大增。加之國內丙烯酸及酯供不應求,考慮到原料保障問題,公司決定在嘉興基地實施產業向上游延伸,僅8個月時間,就建成年產4萬噸丙烯酸及4.5萬噸丙烯酸酯的裝置。

2011年,衛星化學登陸深交所,成為國內首家具備丙烯酸全產業鏈(C3)的上市公司,邁出了公司發展的關鍵一步。

“我認為一家企業的發展還是要放到資本市場上檢驗,上市后第二年我們馬上開始跑項目,建設了國內首套引進美國UOP技術的丙烷脫氫(PDH)裝置,打造國內年產32萬噸丙烯酸及30萬噸丙烯酸酯。”楊衛東說。

2014年,國際原油價格斷崖式下跌,造成了衛星化學丙烷庫存與產品庫存的雙重減值,2015年,全球大宗原料市場全面萎縮,衛星化學也遇到了歷史上最困難的時期,經歷了創業以來的首次虧損。

楊衛東對行業周期有自己的觀察。“沒有倒掉的行業,只有倒掉的企業,這個行業大家都在跑,企業三年不發展就等同于倒退。”在他看來,行業周期波動是擋不住的,關鍵是要解放思想、改變自我,“如果老說這是市場的問題,誰來幫你解決這個問題?”

在行業低谷期,楊衛東開始重新審視公司發展路線,不惜花重金聘請波士頓來做咨詢,借力頂級戰略咨詢公司的國際視野和行業數據,打開新天地。公司此后也堅定了“產業鏈一體化”、“規模化”、“科技化”的高質量發展方向。

2017年,楊衛東帶領衛星化學跨出了C3賽道,在國家級七大化工產業基地之一的連云港徐圩新區,建設國內首個乙烷裂解制乙烯項目,事業版圖擴大至C2(乙烯衍生物)產業鏈。由此,衛星化學正式開啟了“立足輕烴一體化,打造低碳化學新材料科技公司”的發展戰略。

2021年,衛星化學將使用了多年的名稱“浙江衛星石化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衛星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變更為“衛星化學”。新的名稱更符合公司業務實質,也與公司發展戰略相匹配。

隨著產業鏈逐步豐富,衛星化學的產品結構和規模同步調整,圍繞C2和C3雙產業鏈,現已構建了功能化學品、高分子新材料、新能源材料三大業務板塊。

新材料產品加速布局

點開衛星化學的官網,就能看到“化工讓生活更美好”的標語,楊衛東也把這句話確立為公司的初心使命。在公司園區與展廳,也總能在醒目位置看到“與世界分享化學之美”的表達。

對普通大眾來講,化學行業可能意味著復雜的分子式,晦澀的外文術語。而對扎根行業多年的楊衛東來說,從百姓小生活,到城市大建設,化學無處不在。

作為國內最大、全球前三的丙烯酸生產企業,衛星化學的產品應用領域也如同“衛星”一般,輻射到衣食住行的各個方面。

比如,丙烯酸酯可應用于黏合劑、環保涂料、工業涂料、造紙乳液、紡織乳液等,涉及航空航天、物流、風電、光伏、汽車高鐵、食品、家裝、服裝等各個領域。丙烯酸下游主要包括高吸水性樹脂(SAP)、EAA等包裝材料、電池負極涂覆、水處理劑、減水劑與光固化涂料等。

其中,衛星化學的SAP就是呵護大眾健康生活的剛需產品。SAP是一種既不溶于水,也難溶于有機溶劑的水溶脹型功能高分子聚合物,被廣泛應用于嬰幼兒紙尿褲、衛生巾等領域。經過十余年的自主研發與創新,衛星化學的SAP產品實現了國產替代,成為國內外知名品牌的供應商。目前,衛星化學已擁有5條SAP生產線,共計15萬噸產能。

在助力綠色低碳生活方面,衛星化學著力布局下游高端應用:開發鋰電池電解液溶劑與隔膜材料、適用于硅片清洗的雙氧水、可用于光伏膠膜的POE、用于電極粘合的聚丙烯酸(PAA)等產品。

“以一輛氫能源汽車為例,無論是動力系統還是車身材料,都有非常多化學新材料的應用。比如在鋰電池的核心原料電解液,就需要用到衛星的DMC碳酸二甲酯,車身里的液晶屏幕需要用到電子級雙氧水,防撞性能的保險杠要用到POE。”衛星化學的工作人員介紹。

近年來,衛星化學高端新材料項目不斷上新。2021年3月,衛星化學與SK綜合化學簽署了年產4萬噸高端包裝新材料(EAA)項目諒解備忘錄,標志著中國首個EAA項目的落地。

2021年底,衛星化學投資150億元在連云港新建綠色化學新材料產業園項目,包括年產10萬噸α烯烴與配套POE等生產裝置及相關配套工程。去年6月,子公司連云港石化年產1000噸α-烯烴工業試驗裝置項目進行環評公示,產品包括年產1-辛烯700噸,1-己烯300噸。

今年3月,衛星化學上述千噸級α-烯烴項目已實現穩定運行,達到工業試驗裝置預定目標。其中,1-己烯產品質量達到國內行業標準;1-辛烯為國內首創,國內尚無生產裝置,全部依賴進口,此次對標進口樣品質量均已達標。

α-烯烴是制約我國POE、高端聚烯烴和高端潤滑油產業的關鍵原料。衛星化學自主研發的α-烯烴技術也是公司建立乙烷、乙烯、α-烯烴、高端新材料一體化產業鏈的關鍵環節。α-烯烴工業試驗裝置開車成功后,衛星化學將加快向低碳化學新材料科技公司的轉型升級。

“首先我們的輕烴一體化布局要強鏈、補鏈,其次是集中資源,發展好α-烯烴等新材料。收入增量主要還是在新材料方面。”楊衛東說。

標桿項目注入強動能

談到衛星的高質量發展,繞不開公司的標桿項目——連云港石化項目。

乙烯被譽為“化工之母”,是世界上產量最大的化學產品之一,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一直以來,我國乙烯生產以“油頭”(石腦油裂解)路線為主,“氣頭”(乙烷裂解)路線占比很小。相較于“油頭”,“氣頭”具有成本低、收率高、投資少、污染小等優勢。

2017年12月,衛星化學設立連云港石化子公司,并與國家東中西區域合作示范區(連云港徐圩新區)簽訂連云港石化項目合作協議,建設中國第一套乙烷裂解制乙烯裝置。這一項目規劃建設年產135萬噸PE、219萬噸EOE和26萬噸ACN,總投資335億元。

對衛星化學來說,連云港石化項目是公司輕烴一體化產業布局的重要環節,將為公司發展低碳化學新材料提供充足的原料保障。對行業來講,項目建成則將大幅降低我國乙烯的對外依存度,推動中國乙烯工業的自給和高質量發展。

據楊衛東回憶,2018年3月連云港石化項目一階段開工時,工地還是一片灘涂,前期圍土就花了一年多時間。項目主要建設時間正好趕上疫情嚴重的時期。到了2020年5月,工地上已經是風沙揚起,裝置林立了。“我們項目跑得很快,當時江蘇省委領導來視察,就驚訝于項目進度之快。”楊衛東說。2021年5月,連云港石化一階段項目就實現了投產。

2022年8月27日,連云港石化二階段項目一次性開車成功,標志著公司連云港石化項目全面建成投產。

在生產準備過程中,楊衛東還帶領公司突破了原料供應的瓶頸。盡管“氣頭”路線綠色、經濟,但我國乙烷資源匱乏。經過詳盡調研和多次赴美談判,2018年3月,衛星化學與美國能源傳輸公司達成合作,中國石化發展史上同時也是美國頁巖氣革命以來第一份中美乙烷貿易協議生效。

從鎖定貨源,到獲取碼頭使用權、再到完成乙烷船舶建設,攻克一系列難關后,2021年2月22日,全球最大乙烷運輸船(VLEC)“Seri Everest”號靠泊連云港禾興碼頭,完成了首次卸貨。由此,連云港項目原料全球供應鏈的“大動脈”順利打通。如今,衛星化學已牽頭組建了擁有14艘VLEC船的大型運輸船隊。

對于連云港石化項目的運營成績,楊衛東表示,“從達產達標來講,我們已經基本實現了,從效益看,今年基本上可以達標,甚至是超預期的。”

目標瞄準世界化工50強

連云港石化項目的打造,使衛星化學在C2產業鏈具備了先發優勢。衛星化學的“雙五計劃”也達成了一半。

2017年,衛星化學制定了“雙五計劃”, 2017年至2021年,公司第一個五年計劃重點是連云港基地的建設和投產;連云港石化一階段項目2021年投產后,當年就為衛星化學貢獻了約78億元的營收,增加毛利近29億元。

在C2產業鏈的帶動下,衛星化學2021年實現營收285.57億元,較2020年的107.73億元大增165%。2022年,公司營收再上新臺階,達到了370.44億元。

去年,原油價格居于高位,疊加國內PDH裝置迎來擴產浪潮,丙烷價格居高不下。同時,俄烏沖突加劇歐洲能源危機,拉動全球天然氣價格暴漲,乙烷價格也水漲船高,成本端的壓力拖累了公司盈利。衛星化學2022年凈利潤為30.62億元,較2021年的歷史最高盈利(60.07億元)減少近五成。

對于乙烷價格的劇烈波動,衛星化學判斷是地緣政治等極端情況造成的,不具備中長期持續性。楊衛東介紹,去年原料價格從年初漲到了三季度,漲了三倍,四季度開始回落,目前已經回到了正常的價格區間。“對我們來講,已經觸底了,4月份已經明顯回暖,一是產品更順暢,二是價格還可以,從我們來講最核心的還是利潤,利潤在往上走。”楊衛東說。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也是衛星化學國際業務的豐收年,公司海外業務營收增長近四成,達到73.29億元,占比提升至接近20%。

能在海外市場跑出來,楊衛東認為,一方面是因為公司產品做到了領先,另一方面是真正了解了海外市場的需求。“原來感覺我們的產品挺難賣進歐洲市場,但現在發現還可以。他們有他們的規則,過去只是不了解他們而已。之前我們都是通過貿易商做,現在我要求找到實際的終端用戶。熟悉終端用戶,你才真正了解這個市場。”楊衛東說。

衛星化學在年報中也表示,近年來,海外裝置穩定運行的不確性增加,推動海外下游廠家向中國相關企業開拓合作業務,公司穩步布局海外市場。

當前,衛星化學正在推進第二個五年計劃,公司2022年至2026年的重點是建成以輕烴一體化為核心,打造低碳化學新材料科技公司。

暢想衛星化學的未來,楊衛東提出,2026年前后,衛星化學要上榜世界化工50強。他表示,世界化工50強的收入門檻在100億美元左右,公司有信心實現。

來源:證券時報

關鍵詞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