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為火石創造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網站、公眾號等轉載需經授權
引言
【資料圖】
根據國家發改委修訂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23年本,征求意見稿)》,新能源主要包括風力、太陽能、氫能、生物質能、海洋能、地熱能六大類型。
一、風力:分布式電場與海上風電成為行業新增長點
風電是我國繼煤電、水電之后的第三大電源,按照按照地理位置可區分為海上風力發電與陸上風力發電,其中陸上風電可分為集中式和分散式、海上風電可分為固定式和漂浮式。
從風電產業鏈看,上游包括環氧樹脂和聚氨酯等基本材料、PVC泡沫和巴沙木等夾層材料、以及環氧結構膠粘劑、增強材料等;中游包括風電機身部件、風電傳動部件、發電控制系統和風電整機制造等;下游包括風電場施工、運維即配套服務等。
圖1:風力發電產業鏈圖譜
來源:火石創造產業數據中心
“十二五”以來,我國風電裝備制造業的技術水平快速提升,單機容量16兆瓦全系列風電機組成功下線,風電全產業鏈已基本實現國產化,特別是“長葉片”、“高塔筒”、“大功率”、“輕量化”等低風速發電技術不斷突破,使常年年均風力低于6.5/秒的中東部地區風力資源得到高效利用。與此同時,2022年海風新增裝機容量占全球份額的58%,度電成本下降至約0.33元/度,三峽“引領號”、海裝“扶搖號”、海油“觀瀾號”漂浮式風電項目實現創新突破,推動風電產業走向深遠海。
2022年,全國風電新增裝機容量4983萬千瓦、占總裝機的14%,發電量占總發電量的9%。其中,陸上風電新增裝機容量4467.2萬千瓦、累計裝機容量達3.6億千瓦,海上風電新增裝機容量515.7萬千瓦、累計裝機容量3051萬千瓦,是成為全球第一風電大國。
二、光伏:技術持續迭代推動行業降本增效
近十年,隨著光伏行業各環節技術的不斷迭代,共同推動光伏發電成本進入快速下降通道,逐步向常規能源發電成本靠近,全球太陽能光伏的平均電費成本由2010年度的0.417美元/千瓦時大幅下降至2021年度的0.048 美元/千瓦時,下降幅度達到88%。
2022年,隨著光伏大基地建設的不斷推進,以及及分布式光伏應用的穩步提升,國內光伏新增裝機超過87GW,多晶硅、硅片、電池、組件產量分別達到82.7萬噸、357GW、318GW、288.7GW,全年光伏產品出口超過512億美元,行業市場規模接近1.5萬億元。
圖2:光伏發電產業鏈圖譜
來源:火石創造產業數據中心
從光伏產業鏈看,上游包括硅料、硅片、PET基膜等光伏電池材料,以及硅片設備、電池片設備、組件設備等;中游包括光伏電池片、光伏組件、電站輔件等;下游包括光伏電站建設運營、光伏綠色建筑、光伏應用、光電配套服務等。
光電轉換效率是推動光伏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之一,目前PERC技術作為光伏電池的主流線路,已逐漸逼近理其轉換效率論極限,業內企業正加快開展對TOPCon、HJT、XBC等新一代N型電池的研發探索,其中TOPCon技術與PERC電池生產工藝兼容性較高,且初始投資成本較低、設備和輔材輔料的國產化程度較高、產品良率較高,已逐漸體現出良好的產業化潛力。
三、氫能:關鍵技術尚未突破,產業堵點仍需打通
氫能作為一種二次能源,具有高能量密度大、高轉化效率高、環保無污染等顯著優點,根據其制備來源的環保程度可分為灰氫、藍氫和綠氫。
自2019年氫能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以來,氫能產業進入了快車道。根據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數據,在2017-2022年中國氫氣產量穩步增長,2022年氫氣產量約3781萬噸,是全球最大的氫氣生產國,總產值達4826億元,其中主要仍以灰氫和藍氫為主,二者合占總體市場規模的比例超過90%。
進一步分析產業鏈發現,核心技術、高端材料、關鍵設備等產業堵點共同交織阻礙了綠氫產業鏈綜合應用成本下降的步伐。以制氫技術為例,國內質子交換膜、電催化劑、雙極板等核心材料及關鍵部件的國產化程度較低,疊加PEM電解槽仍處于商業化初期、應用成本較高,促使質子交換膜電解制氫的成本是灰氫平均成本的1.35倍-2.89倍。
圖3:氫能產業鏈圖譜
來源:火石創造產業數據中心
氫能是我國未來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重要手段,2022年3月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出臺《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不僅明確了氫是未來國家能源體系的組成部分,而且明確了氫能是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點方向,是構建綠色低碳產業體系、打造產業轉型升級的新增長點。
四、生物質能:“零碳”能源的新發展
生物質能被稱為“零碳”能源,其原料來源理論上包括所有的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等各種有機體,而從實際生產來看,主要包括以糧食作物和油料作物為核心的第一代生物質燃料、以農林廢棄物和動物油脂為核心的第二代生物質燃料和以海藻油為代表的第三代生物質燃料。
我國是世界重要的農業大國和制造業大國,生物質資源年產量巨大,根據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生物質能開發總量約45.3億噸,其中,農作物秸稈總量約7.9億噸,畜禽養殖糞污約30.5億噸,而商業化開發利用規模約5740萬噸標準煤,約占生物質能的9.3%。2022年,全國生物質發電新增334萬千瓦,總體達到0.41億千瓦,發電量達182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1%。
圖4:生物質能產業鏈示意
來源:火石創造產業數據中心
生物質能是我國高質量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途徑。2022年,國家發改委印發了《“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明確提出要積極開放生物質能源,一方面建立生物質燃燒摻混標準,另一方面加快生物天然氣、纖維素乙醇、藻類生物燃料等關鍵技術研發和設備制造,將為生物質能健康發展提供良好的外部政策環境。
五、海洋能:資源蘊量豐富,但利用難度較大
海洋能是指依附于海水水體的可再生自然能源,是大自然中廣泛存在的重要可再生能源,具有產業鏈長、技術含量高的特點,隨著新時代大力發展向海經濟,海洋能產業將成為我國海洋資源開發利用能力和的重要象征。根據中國最新海洋及相關產業分類,海洋能發電主要包含了海洋潮汐能、波浪能、潮流能、溫差能、鹽差能發電和其他。
表1:海洋能資源類型
來源:火石創造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據聯合國環境署數據顯示,溫差能、波浪能、鹽差能和潮汐/潮流能開發潛力分別占到了全球海洋能開發潛力的58%、39%、2%和2%。其中,我國海洋能發電蘊藏量約占全球海洋能總蘊藏量的8%,近海海洋能資源理論裝機容量約為697吉瓦,技術可開發量超過70吉瓦;深遠海海域的波浪能資源遠超近海海域,同時具有豐富的洋流能資源。
表2:我國近海海洋能資源統計
來源:火石創造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海洋能資源儲量巨大,但目前不同品種的海洋能技術和商業化發展水平存在較大差異,除潮汐能相對成熟外,其他海洋能均處于發展初期,以技術研發和項目示范為主,且分布相對集中,而且受技術壁壘、資金投入等制約,海洋能商業化的度電成本居高不下,導致一直未能實現規模化利用。
六、地熱能:國內中低溫地熱直接利用技術居世界首位
地熱能是一種低碳環保、穩定高效的清潔可再生能源,與其他可再生等能源相比,具有不受季節、氣候、晝夜等外界因素干擾的優點,其發電利用效率達73%,約為太陽能的5.2倍、風能的3.5倍,主要類型包括水熱型和干熱巖型。
表3:地熱資源類型
來源:火石創造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我國地熱能資源儲備豐富,但資源分布廣泛,且多為中低溫資源。據中國地質調查局調查結果顯示,全國336個地級以上城市淺層地熱能年可開采資源量折合7億噸標準煤,大部分位于華北盆地、江漢盆地、渭河盆地、松遼盆地等東南沿海和內陸盆地;全國水熱型地熱資源年可開采資源量折合19億噸標準煤;深埋在3000至10000米的干熱巖資源折合856萬億噸標準煤,占世界資源總量的比例超過15%,是2022年全國能源消費總量的15.8萬倍。
圖5:地熱能產業鏈圖譜
來源:火石創造產業數據中心
“十三五”以來,我國地熱行業發展成效顯著,2020年全國地源熱泵裝機量達40.6吉瓦、占全球比重的38%,中低溫地熱直接利用裝機容量連續多年位居世界首位,地熱能供熱制冷面積累計達13.9億平方米,但高溫干熱巖地熱開發尚處于起步探索階段。2021年,國家發改委等八部門發布了《關于促進地熱能開發利用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到2025年,全國地熱能供暖(制冷)面積比2020年增加50%,全國地熱能發電裝機容量比2020年翻一番,為地熱行業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政策基礎。
—END—
作者|火石創造 陳聰
相關推薦
- (2023-08-04)新能源的下半場 | 新能源六大重點領域產業鏈圖譜分析
- (2023-08-04)上汽大眾加入下半年降價潮!SUV家族單車最高優惠6萬元
- (2023-08-04)#HarmonyOS4發布會#
- (2023-08-04)昨夜又出大利好,A股下周或將變盤?
- (2023-08-04)Torsus Terrastorm可能是完美的啟示錄工具
- (2023-08-04)2023山西政協晉城市委員會辦公室選調事業單位人員體檢和考察公告
- (2023-08-04)全力邁入全國第一方陣 重慶推出質量強市“施工圖”
- (2023-08-04)發改委:下半年經濟將保持穩定向好態勢
- (2023-08-04)男子采菌子被截胡 狗:你不采我踩了 基本情況講解
- (2023-08-04)2023世界計算大會9月15日長沙開幕
- (2023-08-04)8月4日漲停復盤:柯利達10天6板 信達證券漲停
- (2023-08-04)A股三大指數收漲:成交額突破萬億 TMT賽道與超導概念股大漲
- (2023-08-04)華為推出數字資產繼承功能
- (2023-08-04)俄稱黑海沿岸城市新羅西斯克一海軍基地遭襲
- (2023-08-04)萊伯泰科:公司有多款儀器產品可以應用在水質檢測方面
- (2023-08-04)國內商品期貨收盤多數上漲 黑色系多數下跌
- (2023-08-04)?空客七月交付65架飛機,2023年總交付量達381架
- (2023-08-04)收評:滬指放量漲0.23%,金融集體拉升,超導活躍
- (2023-08-04)都勻經濟開發區稅務局:廉潔擔當再發力 確保優惠落實地
- (2023-08-04)劉德華父母全是高顏值! 87歲爸爸白發蒼蒼仍帥氣, 父子倆同款鷹鉤鼻似復制粘貼
- (2023-08-04)外星人Aurora R16主機發布:散熱出色
- (2023-08-04)360全景奧迪,奧迪360全景攝像夜視加裝選擇途視車改!
- (2023-08-04)北京通州緊盯下凹式立交橋區 積水嚴重時啟用“龍吸水”
- (2023-08-04)游戲概念震蕩拉升 風語筑漲超5%
- (2023-08-04)新研究揭示曬后皮膚為何不立即變黑
- (2023-08-04)CPO概念股震蕩拉升 天孚通信漲超10%
- (2023-08-04)鴻蒙生態設備已達7億臺
- (2023-08-04)滬深兩市成交額突破9000億元
- (2023-08-04)超導概念快速回升 國纜檢測午后直線拉升漲超10%
- (2023-08-04)河北涿州等地防汛救援,現場直擊→
每日推薦
- ETF聯接基金是什么意思?ETF基金和ETF聯
- 貨幣基金的收益高嗎?貨幣基金一般年收益
- 基金賣出了怎么還有收益顯示?基金已經贖
- 投資的基金買了幾天可以賣掉?基金入手多
- 基金終于回本了該不該贖回?基金終于回本
- 二月出境復飛航線超40條 節后部分機票價
- 重大事項變更!網易寶獲批增加注冊資本至
- 信達證券上市首日漲幅44%
- 總投資約486億元 北京今年首批50個重大
- 新年北京首月二手住宅網簽量再探底 價格
- 股價大漲 博云新材股東高創投擬趁機減持
- 2019華人歌曲音樂盛典在澳門舉行
- 喜迎十九大?歡度中秋節—傳統文化進社區
- 突發!吳敏霞夫婦挑婚戒被曝光!兩百萬鉆
- 《鐘山說事》 熱點聚焦:胡鵬飛的最美鄉
- 湖南御福天益生物公司被指涉嫌傳銷進行非
- 大同市城投公司劉建婷遭群眾舉報
- 魯能集團 “一帶一路”履責行動暨“海南
圖片新聞
48小時頻道點擊排行
-
0
1新能源的下半場 | 新能源六大重點 -
0
2Torsus Terrastorm可能是完美的啟示錄工具 -
0
3發改委:下半年經濟將保持穩定向好態 -
0
4華為推出數字資產繼承功能 -
0
5國內商品期貨收盤多數上漲 黑色系多 -
0
6外星人Aurora R16主機發布:散熱出色 -
0
7河北涿州等地防汛救援,現場直擊→ -
0
8情侶吵架女子趴車頭被拖行50米 后被 -
0
9沿黃小城的振興故事:小產業帶動大發 -
0
10巴戟天排骨湯的做法,巴戟天排骨湯怎 -
0
11?張雨霏有多凡爾賽?沒睡醒就破紀錄 -
0
12多項稅收優惠政策延續優化至2027年底 -
0
13【成都大運會】吉祥物“蓉寶”火出圈 -
0
14陽江:居民收支增勢平穩向好高質量增 -
0
15息縣:鮮食玉米一路領“鮮” -
0
16博盈特焊:融資凈償還247.44萬元,融 -
0
17【夏收現場】中國—東盟稻作文化園顆 -
0
18直降30%,全面潰敗!第6年,大連銀行 -
0
19驚喜頻頻!一汽紅旗HS3何以制勝2023C -
0
20重大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