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家千億市值光伏龍頭相繼宣布了產能擴張計劃,新的規劃指向了同一個關鍵詞:“一體化”。幾乎每家廠商都強調了通過優化各環節產能布局與配比,來提高一體化產業鏈競爭優勢,進而提升整體盈利能力的目標。
時間撥回到三年前,光伏行業內有一體化光伏廠商,也有不少專業化廠商。過去三年,關于哪種布局更優的爭論始終存在。然而,時移事易,過去的硅片新勢力廠商已經構建起一體化雛形,專注于電池環節的龍頭廠商也向上下游雙向滲透,上述爭論的答案似乎很明確了。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不過,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的多名業內人士認為,光伏奔向一體化更多的是被行業裹挾。在一定程度上,一體化意味著同質化競爭更加激烈,差異化特征缺失。事實上,就在上月底,多位光伏廠商負責人都發聲要建設新的行業生態,但當一體化成為絕對主流,改變并不容易。“我們也希望努力重塑行業生態,但真的很難。”一位受訪者感嘆道。
無奈的一體化擴張
推動本輪光伏行業從專業化走向一體化的周期實際上與產業鏈價格上行周期重合,硅料、硅片等上游在過去三年賺得盆滿缽滿,但下游電池、組件廠商在2021年時虧損連連,為了不被原料供應卡脖子,追求最大化利潤,一體化模式開始風行。
就最近宣布擴產的幾家龍頭企業而言,晶科能源擬在山西規劃建設年產56GW垂直一體化大基地,單晶拉棒、硅片、電池和組件產能均為56GW。項目共分四期,建設周期約兩年,每期建設規模為拉棒、切片、電池、組件各14GW一體化項目。
晶澳科技本次擴產選在了鄂爾多斯,項目總體產能規劃為30GW拉晶、30GW硅片、30GW電池及10GW組件。隆基綠能則計劃在西安建設年產20GW硅棒、24GW電池及配套項目。通威股份本次投資將落地成都,包含年產25GW電池及20GW光伏組件項目。
結合上述幾家企業2023年末的產能目標,更能說明此番擴產在優化一體化產能配比上的作用。以晶澳科技為例,公司計劃2023年底組件產能超80GW,硅片、電池產能達到組件產能的90%左右,而在上述擴產計劃中,硅片、電池的新增規模是超過組件的。
其他廠商方面,到今年底,晶科能源預計公司硅片、電池、組件產能將分別達到75GW,75GW和90GW;隆基綠能計劃硅片、電池、組件年產能分別達到190GW、110GW、130GW;通威股份硅料產能則將超過38萬噸,電池產能為80~100GW,組件產能80GW。
總的來看,晶科能源、晶澳科技、隆基綠能三家廠商的產業鏈布局圍繞硅片、電池、組件三個環節,并參股上游硅料廠,通威股份主要布局硅料、電池、組件三個環節,但也有關聯密切的硅片代工廠。另一家龍頭天合光能及新勢力廠商代表弘元綠能則布局了硅料到組件的四個主要環節。
“大家迫不得已去做一體化。”一體化廠商外表光鮮,一家硅料廠商負責人卻向記者道出了其中的無奈。
該負責人談到,光伏行業每個環節的技術、生產、擴張周期都不一樣,在產業快速發展過程中會出現階段性錯配,但大家很難踩準周期,無法預判哪個環節賺錢或是虧錢,然而,整個光伏行業還是賺錢的,于是不約而同地選擇向產業鏈上下游延伸。“總不至于光伏行業死掉,也就造成了一體化的結果。”
同時,從業者也對行業中經營風險有所顧慮,一旦上游原料斷供或下游客戶毀約,廠商可能腹背受敵。因此,企業只能通過一體化的形式將自己武裝得嚴嚴實實。
至于一體化提升盈利能力,一位頭部硅片廠商人士向記者提出了不同看法。“如果處在硅料上漲周期,從購入硅料到銷售組件,產業鏈環節越長,一體化廠商存貨升值溢價的空間就越大;但是在價格下行周期,產業鏈越長,購入硅料后,一體化廠商需要承受的存貨貶值時間或其他不確定風險也會越大。這也是去年四季度以來,一體化廠商劣勢暴露很明顯的原因。”
瞄準技術迭代空窗期
“一體化固然有好處,規模效應、品質管控和追溯性強,但歸根結底為了成本,成本、效率做不過人家的,一體化只會是產能利用率低的重資產負擔。”晶科能源董事長李仙德認為,一體化避免不了容錯率低挑戰,技術路線和工藝制程的選擇,將直接影響動輒上百億投資的結果以及市場機會錯失的難以回頭。“所以一體化下冷暖自知,我們相視一笑,感同身受。”
近期行業新的一體化擴張動作加深了產能過剩擔憂,上述硅料廠商負責人向記者判斷說,到今年底,光伏主要環節一定會出現全行業過剩,整個行業的優勝劣汰都將加劇,“這是必然的,我認為最艱難的時間點會出現在明年上半年,各個環節都會很難。”
根據該人士的判斷,行業還將持續面臨利潤重新分配,一方面,硅料暴利不可持續,但未來仍可能賺取一定差價;另一方面,電池環節當前利潤水平較好,但當四季度TOPCon電池產能蜂擁而至時,盈利能力或將受到影響,屆時,TOPCon電池產能將達到200GW。
對于這種悲觀預期,市場也有不同見解。“明年競爭會顯現,但還沒有到激烈的程度。”一家一體化廠商銷售負責人向記者表示,TOPCon產品明年才有可能達到50%以上的市場份額,并且這是具有較高效率的高端優勢產能,還不存在過剩問題。該人士透露,其所在企業已經著手對低效的產能淘汰處理,“在這種情況下,明年公司的產品結構還是比較良性的。”
事實上,該人士所提到的也正是一體化廠商此時宣布擴張的另一個目的——未雨綢繆。
當前,光伏行業有兩個最為明確的技術趨勢,一是N型電池技術替代P型電池技術,二是大尺寸產品替代小尺寸產品。特別是在N型替代方面,去年是N型商業化元年,今明兩年是N型產品滲透率提升的關鍵年份,而P型產品勢必逐漸退出。擴建一體化產能實際上是考慮到P型產品逐漸退出市場后需要拿什么樣的產品來滿足市場新的需求。
“N型光伏產品實際上還是一片難求。”一家一體化廠商的負責人告訴記者,雖然此番擴張令行業產生了過剩、內卷的擔憂,但行業過剩最先淘汰的是技術落后、性價比差的產品,技術先進的新建產能風險不大,過去的小尺寸PERC產品則面臨較大壓力。據該人士判斷,現存小尺寸的PERC產品今年就將被逐漸淘汰,而大尺寸的PERC產品也將在明后年被完全取代。
事實上,從該人士給出的時間節點來看,與此番擴張的幾家廠商給出的時間表也較為吻合。具體來看,隆基本次一期項目預計2024年下半年開始逐步投產,2025年底前達產;晶科一期、二期項目預計分別在2024年第一、二季度投產,三期、四期項目預計2025年建成投產;晶澳鄂爾多斯項目建設周期預計36個月;通威一期電池項目將于2024年內建成投產,二期組件項目預計將于2025年內建成投產。
在產品尺寸方面,一家210陣營的廠商人士認為,未來產業鏈價格穩定后,大家的關注點會聚焦于技術、成本,如果地面電站需求大幅增長,市場很有可能全面轉向210尺寸產品,“如果到那時老的一體化產能還是只能做182產品,肯定是很難參與市場競爭的。”該人士透露,當前市場無論是210電池還是硅片都處在結構性短缺狀態。
業內擔憂同質化競爭
多位受訪人士表達了一體化泛濫將行業引向同質化競爭的擔憂。“一體化的加深可能會使行業缺乏動力去推動新的技術。但實際上,只有差異化才能產生專業化,如果沒有差異化而都是通行的同質化競爭狀態,就很難出現專業化競爭的企業。”
從目前出貨量前四的組件廠商以及通威股份來看,現階段的組件產品難言差異性,各家廠商都是一體化布局,都選擇現階段押注TOPCon技術;如果說有差異,產品尺寸可能是為數不多的差異之一。“上個月的SNEC展有50萬人參加,但真的有跨時代的產品嗎?沒有。這個行業的技術已經平均化了。”一位受訪人士說道。
不過,在一體化大潮中,也有一些廠商采取了有所差異的策略。今年4月,愛旭股份在先后宣布了總投資規模數百億元的投資規劃,正式大規模加碼組件業務。從整體規劃來看,公司已經建設/規劃了珠海、義烏、濟南三個電池、組件基地。
據了解,到2023年底,愛旭股份將形成25GW的ABC電池及組件產能。同時,計劃在2023年新增國內生產基地2~3處,每個基地規劃不低于30GW電池、組件的一體化產能。
TCL中環今年4月拋出了一項138億元的可轉債募資方案,募資投向除了年產35GW硅片項目以外,25GW的N型TOPCon電池項目格外受到關注。TCL中環是硅片龍頭之一,此番首次投資電池項目,被外界解讀為布局一體化的重要信號。
不過,在與TCL中環人士交流時,其對于一體化的說法有不同意見。“從形態上說確實是上下游環節都有涉及,但要看如何界定,我們做的肯定不是傳統一體化廠商做的事情,拓展電池項目主要是為了消納部分超硅片,實現降本增利。”
據該人士介紹,到今年底,TCL中環硅片產能將達到180GW,而電池產能會達到7GW左右,組件產能則從去年底的12GW提升至30GW。從各環節配比情況看的確很難說是一體化。
TCL中環的差異化也體現在組件技術方面,公司目前主要聚焦于有專利保護的疊瓦產品,能夠實現更高的功率和更好的抗衰減特性。“從整個光伏行業格局看,硅片是最有技術壁壘的環節,公司現在已經有很明顯的話語權和相對競爭優勢,肯定會專注在硅片環節,同時圍繞硅片業務綜合考慮視公司戰略和未來發展、降本增利等情況來發展其他環節業務。”
有業內人士向記者提到專業化廠商曾經打敗一體化廠商并改寫行業格局的情況,但在受訪人士看來,在行業快速增長的階段,一體化會變成非常主流的選擇,未來是否會產生新的調整有賴于行業生態的變化。“短期內,行業格局從一體化再轉回專業化不太可能,我們也希望努力重塑行業生態,但真的很難。”
來源:證券時報
相關推薦
- (2023-06-09)光伏龍頭擴產凸顯一體化趨勢 瞄準技術迭代空窗期|熱資訊
- (2023-06-09)鋰電龍頭布局大圓柱電池產能 近百億投匈牙利項目
- (2023-06-09)英偉達又一概念火了!相關業務合作公司紛紛回應_環球通訊
- (2023-06-09)6月8日龍虎榜:2.84億搶籌四川長虹 機構凈買入10只股
- (2023-06-09)動態:東箭科技:接受中泰證券調研
- (2023-06-09)物業銷售結轉縮減 產業園區復常的幾大抓手|實時
- (2023-06-09)環球速看:剛剛邁入高刷門檻:蘋果Vision Pro常規刷新率為90Hz
- (2023-06-09)空間站慢直播都有啥門道?-焦點觀察
- (2023-06-09)今亮點!國企領導牽手女子被曝光后成都太古里不讓拍照了?官方:歡迎游客拍攝,禁止未經允許街拍,保護個人肖像權
- (2023-06-09)華電國際:6月8日融券賣出80.13萬股,融資融券余額2.83億元
- (2023-06-09)焦點熱訊:招商銀行:6月8日融券賣出44.81萬股,融資融券余額70.89億元
- (2023-06-09)納芯微今日大宗交易折價成交44.02萬股,成交額7195.63萬元
- (2023-06-09)世界滾動:森馬服飾:目前 巴拉巴拉品牌店鋪零售在樓層中的童裝店鋪排名第一
- (2023-06-09)中遠海運集團與臨港新片區管委會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 環球新要聞
- (2023-06-09)盤古開天神話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世界微頭條
- (2023-06-09)王朔的個人簡介 每日信息
- (2023-06-09)要聞:如何發揮你的才能?
- (2023-06-09)23深鐵03票面利率為3.1000%
- (2023-06-09)華陽集團:預計電子外后視鏡產品需求將快速釋放
- (2023-06-09)截至6月1日當周 美國2022/2023年度陸地棉出口凈銷售為48萬包 環球短訊
- (2023-06-09)百事通!前進114位!廈門象嶼位列《福布斯》“全球上市公司2000強”第1323位
- (2023-06-09)當前資訊!安信證券一分公司被警示
- (2023-06-09)中海分紅增利
- (2023-06-09)光庫科技:擬向特定對象增發募資不超過2.8億元-今日熱訊
- (2023-06-09)國企領導與女子牽手逛街被拍,律師:這些情況或構成侵犯肖像權
- (2023-06-09)全球視點!2000 萬美元!微軟為侵犯兒童隱私買單
- (2023-06-09)每日視訊:減肥也能吃的甜品有哪些?
- (2023-06-09)國旅聯合:業績說明會定于6月16日舉行-全球看熱訊
- (2023-06-09)興業證券:擬對全資子公司興證創新資本管理增資18億元-全球熱聞
- (2023-06-09)環球微動態丨庚星股份:業績說明會定于6月16日舉行
每日推薦
- ETF聯接基金是什么意思?ETF基金和ETF聯
- 貨幣基金的收益高嗎?貨幣基金一般年收益
- 基金賣出了怎么還有收益顯示?基金已經贖
- 投資的基金買了幾天可以賣掉?基金入手多
- 基金終于回本了該不該贖回?基金終于回本
- 二月出境復飛航線超40條 節后部分機票價
- 重大事項變更!網易寶獲批增加注冊資本至
- 信達證券上市首日漲幅44%
- 總投資約486億元 北京今年首批50個重大
- 新年北京首月二手住宅網簽量再探底 價格
- 股價大漲 博云新材股東高創投擬趁機減持
- 2019華人歌曲音樂盛典在澳門舉行
- 喜迎十九大?歡度中秋節—傳統文化進社區
- 突發!吳敏霞夫婦挑婚戒被曝光!兩百萬鉆
- 《鐘山說事》 熱點聚焦:胡鵬飛的最美鄉
- 湖南御福天益生物公司被指涉嫌傳銷進行非
- 大同市城投公司劉建婷遭群眾舉報
- 魯能集團 “一帶一路”履責行動暨“海南
圖片新聞
48小時頻道點擊排行
-
0
1光伏龍頭擴產凸顯一體化趨勢 瞄準技 -
0
2鋰電龍頭布局大圓柱電池產能 近百億 -
0
3英偉達又一概念火了!相關業務合作公 -
0
4全球觀察:端午假期火車票預訂同比增 -
0
5北方高溫持續 新疆局地最高溫超40℃ -
0
6中國電信回應廣東無信號:正在進行搶 -
0
7世界快訊:A股三大指數漲跌不一:創業 -
0
8世界快訊:主力復盤:超11億搶籌家電 -
0
9歐陽娜娜曬海邊照 披散長發穿吊帶露 -
0
10天天時訊:15:01 國內商品期貨收盤 -
0
1115:01 A股新冠藥概念股尾盤走低,雅 -
0
12世界即時看!收評:滬指午后拉升漲0. -
0
13天天快報!14:13 周建平:我國新一代 -
0
1414:25 5月挖掘機銷量降46%,出口增 -
0
1513:11 A股電商概念股震蕩走低,焦點 -
0
16午評:三大指數小幅下跌 AI應用端調整 -
0
1711:06 A股半導體芯片股震蕩下挫,力 -
0
18市場降溫,重回輪動行情-世界新資訊 -
0
1910:19 小鵬汽車申請GPT相關商標】 -
0
2010:36 液冷服務器概念股震蕩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