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臨財富(ID:junlin_1980?)?|?來源
銳聲音?|?欄目
君臨研究中心?|?作者
(資料圖)
荊軻?|?編輯?
價值線導讀
不知不覺已到年中,2023年走過了一半。
半年前,疫情放開,人們歡欣鼓舞,期待著經濟來一場復蘇,A股來一輪牛市,撫慰我們已干癟的錢包。
沒想到,現實很骨感,潑了幾乎所有投資者一盤冷水。
創業板指已跌回到一年前最慘淡時的價位,滬深300已連續4個月大跌,上證指數略好,但5月份似乎也開啟高位跳水的節奏了……
究竟發生了什么,竟然跟我們的預想差別這么大?
新能源
先說領跌的創業板。
創業板的下跌其實很好理解,在一年前,君臨就反復提醒過大家,創業板、新能源不要碰,每次反彈都是下車的機會。
主要原因就是產能過剩。
2019-2021年,新能源市場三年的大牛市,讓這個板塊迎來了瘋狂擴張的浪潮。
比亞迪只用了兩年時間,就把自己的新能源車產能從80萬輛提升到250萬輛,2023年的產能規劃則是350萬輛。
比亞迪只是一個代表,全行業內哪個企業過去兩年不在瘋狂擴張?
結果,當今年的補貼政策退坡+自主品牌滲透率過半,需求增速放緩的情況下,全行業的庫存都出現了飆升。
4月,新能源車零售銷量52.7萬輛,環比下降3.6%,5月的數據似乎也不會好轉。
1-4月,新能源車銷量TOP15品牌的產能利用率平均已低于70%,蔚來和小鵬等二三線品牌甚至已低于50%。
即使是火爆一時的比亞迪和特斯拉,也不再需要提車等待了。
下游的危機向中上游傳導,動力電池的庫存狀況目前已創出了新高。
業內統計數據顯示,今年3月,我國動力電池的產量和裝車量分別為51.2GWh和27.8GWh,一季度兩者分別為130.0GWh和65.9GWh。
產量幾乎是兩倍于裝車量,意味著去庫存的壓力在今年和明年都將壓力山大。
產能一旦過剩,慘烈的價格戰就將不可避免,其中反應相對滯后的上游,又將是價格波動最劇烈的。
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電池碳酸鋰從每噸4萬漲到55萬,接近12倍。
2022年底開始,碳酸鋰價格開始下跌,怎么坐電梯上來的,就怎么坐電梯回去。
幾個月時間,就已經跌了三分之二。
參考2018-2020年的去庫存過程,可以預料,漫漫回歸路,遠未結束。
價格的下跌必然反應在業績上。
今年的半年報,至明年的年報,新能源板塊各種業績虧損和暴雷,就將陸續到來。
當初抬轎子的資金,還不趕緊跑?
以上說的新能源車只是一個代表,包括光伏、風電、儲能等各個板塊,大致如此。
要來的,終究要來,誰也逃不過。
中特估
新能源板塊目前是中國制造業增長的主要動力,它的盛衰早已不僅僅是板塊內部的問題。
比如專用設備板塊,通用設備板塊,電子元件板塊,電網設備板塊,很多企業的業績增長都在圍繞著新能源行業在打轉。
一個板塊的倒下,必將導致制造業半壁江山的坍塌。
結果就是:1-4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累計增速下滑20.60%。
當然,這里面不僅僅是新能源板塊的貢獻,也有去年俄烏戰爭帶來的通脹異常飆升后,能源價格回落導致的煤炭、石油、化工等上游行業的業績回落。
比如今年4月,化工、煤炭采選行業的利潤分別同比下降了63.1%、35.7%。
制造業不景氣的情況下,A股市場只能是存量博弈,不斷內卷。
大量的資金從創業板撤出,轉戰主題投資,在上半年創造了兩個小陽春行情:“中特估”和“AI+”。
中特估行情的本質,是市場充滿不確定性的情況下,機構資金抱團高確定性的資產。
本輪中特估行情,主要圍繞著銀行、石油、電力、通信、證券、保險六大行業展開——
這些行業呈現著明顯的國企壟斷特征,股息高,長期分紅,有著類似債券的替代價值,通常是市場下行期的重要防御品種。
當然各個板塊也有細微差異。
領漲第一陣營,通信和保險,行業龍頭在過去一年普遍漲了40+%。
比如:中國移動+55%,中國電信63%,中國衛通+65%,中國聯通+41%,中國人壽+57%,中國太保+44%,新華保險+40%,中國人保+36%。
這個陣營的特點是:市場規模龐大、穩定,3-5家央企高度壟斷,并且通信有受益于AI+數據增長,保險有疫后復蘇的預期,因此最受市場青睞。
第二陣營,石油和電力,行業龍頭在過去一年普遍漲了30+%。
比如:中國石油+57%,中國石化+70%,中國海油+30%,華能國際+41%,國投電力+30%,華電國際+95%。
這個陣營的特點是:市場規模同樣龐大。
石油也是高度壟斷,但由于能源價格的回調,預期相對要差一些。
電力行業相對分散,但由于煤炭價格的下滑,煤電的業績預期很好,(新能源發電龍頭就是另一回事了)。
第三陣營,銀行和證券,行業龍頭在過去一年普遍漲了10+%。
比如:中國銀行+34%,交通銀行+30%,中信銀行+52%,中國銀河+35%,申萬宏源+21%,中信建投+16%。
這個陣營之所以略差,一是行業更分散,競爭更激烈,并且跟中國經濟周期緊密相關,因此業績的不確定性也要大一些。
尤其是招行、平安、寧波銀行,這些零售業務出色的銀行,基本被市場拋棄了。
整體來看,這輪中特估行情,跟2016年的漂亮50行情是有著相似之處的。
但最大的差別在于,2016年的漂亮50,各行各業的龍頭幾乎都在漲,本輪中特估,主要是央企50的盛宴。
一個核心的原因在于,今年1-4月,規模以上國企利潤已達到民企利潤的1.45倍,“國企-民企”的分化程度達到了10年以來的新高。
另一個行情,AI+投資,則主要是風險資金在博弈。
領漲板塊集中在半導體和軟件,行業龍頭普遍漲幅在50+%。
半導體:海光信息+139%,寒武紀+298%,中微公司+53%,龍芯中科+169%,拓荊科技+200%。
軟件:金山辦公+101%,華大九天+247%,同花順+95%,三六零+65%,科大訊飛+57%,恒生電子+50%。
這個行情主要由海外科技事件的催化驅動,比如ChatGPT的流量大爆炸,英偉達業績暴漲市值突破一萬億等等。
但需要注意的是,這個行情是純情緒驅動的,跟企業業績關系不大。
這個行業目前仍處于0-1的導入期,有業績的企業集中在海外和創業型企業中,A股也就自嗨罷了。
根據過去的經驗,純靠概念和情緒驅動的行情很難持續,頂多也就3-6個月光景。
業績季過后,大部分都要見光死。
其實中特估行情何嘗又不是如此?單純靠拔估值,難道還能拔一年以上?
到年中,似乎所有行情都偃旗息鼓,實在拔不動了。
于是大盤再次掉頭向下。
消費股
今年以來,有一件事困擾了君臨很久。
消費股的差強人意。
釀酒和食品飲料板塊,過去一年始終低迷,地產、家電、手機等行業,同樣一片慘淡。
這些行業在疫情中已收縮了很久,產能過剩的問題早就被消化,行業集中度也大幅度提升了,但業內龍頭的業績普遍仍然很差。
規模企業的統計顯示,從利潤占比來看,1-4月上游采掘加工、中游設備制造、下游消費制造業、公用事業分別為38.6%、24.1%、28.2%、9.1%。
分別較前值變動了0.8、1.6、-2.6、0.2個百分點。
這意味著,消費制造業是四大行業中唯一處于收縮的板塊。
在疫情放開,市場自由流動的情況下,內需消費行業竟然還萎縮了,這是何等的不可思議啊!
經過深入研究后,君臨認為問題出在了人口上。
人口是內需市場的關鍵變量之一,過去半個世紀以來,深刻影響著中國的國運盛衰。
以最近20年的經濟繁榮為例。
中國經濟的出口高速增長,源自2001年加入世貿,這當然是主導因素。
但另外兩個重要因素,同樣不可忽略。
2003和2004年,是中國過去20年中出口增速最驚人的兩個年份,都在35%左右。
為什么是這兩年?
第一個原因,是2003年后,靠著小布什的減稅+房地產刺激政策,美國經濟開始復蘇了,外需拉動力很強。
第二個原因,是這兩年恰好是中國勞動力人口大幅增長的拐點,帶來了充沛的勞動力資源和價格競爭力,讓中國企業的出口極具競爭力。
整體來看,2003-2010年的8年,正是中國勞動力人口大幅增長的8年,同時也是中國經濟最繁榮的8年。
這8年的勞動力人口增長,主要源于1980-1987年出生人口的高增長。
1979年,中國出生人口1726萬,1987年出生人口2529萬,前后增長了803萬,平均每年增長100萬。
看下面這張圖:
1980-2003,兩者相差了23年,恰好是大學畢業生進入職場的關鍵年份。
從上圖中可以看到,1988年開始,中國人口的出生數進入了漫長的下滑周期。
當然,這里面也可以分成幾段。
第一段,1988-1992出生人口急劇下滑。
從前值2529萬下滑至2119萬,5年減少了410萬,平均每年下降82萬。
這輪出生人口大滑坡,直接導致了2012年開始的中國勞動力人口萎縮拐點。
反映到經濟上,就是2011-2015年經濟的斷崖式下跌,當然這也有四萬億刺激政策后產能過剩的“鍋”。
最終,在2015內需跌到谷底+外需不振的情況下,高層被迫出臺了一輪刺激性政策,由此導致了2015年的大水牛。
第二段,1993-1997出生人口下滑放緩,相對平穩。
從前值2119萬到2038萬,5年僅下滑了81萬,平均每年下降16萬。
這個數據是可以接受的,反映到經濟上,就是2016-2020年間,經濟的相對平穩。
落到A股,就是基本處于震蕩狀態的上證指數,在2500-3500點之間做箱體整理。
第三段,1998-2003年出生人口再次急劇下滑。
從前值2038萬下滑至1599萬,6年減少了439萬,平均每年下降73萬。
這輪出生人口大滑坡,直接導致了2022年中國人口迎來另一個拐點。
根據統計局數據,2022年,中國人口首次出現下降,比2021年減少了85萬人。
一開始,我還以為這是由于疫情放開,導致老人死亡大量增加,這個特殊的原因導致的。
后來才發現,是自己疏忽了。
2023年,綜合各方面數據,預計中國人口出生數800萬,死亡1030萬,全年人口將萎縮200萬左右。
這個萎縮數字,甚至比2022年來得更加猛烈!
人口的大幅萎縮,尤其是勞動力人口的大幅萎縮,必將導致內需市場的不景氣。
1998-2003年的出生人口萎縮,對應的就是2021-2026年的勞動力人口下行周期。
這樣看來,未來3年,中國的內需消費市場,將迎來一段艱難的日子,難以有整體性的業績驅動的大行情。
可以預期的,只有水牛、主題炒作,和結構性的小行情,投資難度將大大增加。
第四段,2004-2016年出生人口再次進入一個平臺期。
從前值1599萬到1883萬,13年甚至上升了284萬,平均每年上升21萬。
23年后,對應的年份是:2027年-2039年。
可以預料,2027年之后,中國經濟或將迎來新一輪的上升周期。
加上產業升級的積累,中國GDP接近甚至超過美國,外資流入加速,此后A股或許才會真正迎來一輪大牛市。
相關推薦
- (2023-06-16)看A股!中國經濟到底出了什么大問題?
- (2023-06-16)富信科技:公司應用于400G、800G高速光模塊的Micro TEC產品尚未形成收入
- (2023-06-16)華晨宇方回應長沙演唱會退票事件,將依法追究黃牛造謠行為 每日觀點
- (2023-06-16)英國央行或繼續加息 抵押貸款市場的麻煩“看不到盡頭”
- (2023-06-16)剛剛,特斯拉重磅官宣:6月底前購買這款現車享受8000元補貼
- (2023-06-16)福特新蒙迪歐6月下旬上市!換CVT變速箱 油耗大降-天天觀天下
- (2023-06-16)石家莊市第二十屆幼兒體操大賽 華北幼兒園成績優異
- (2023-06-16)熱點評!新款 Mac Pro 不支持獨顯、預裝 I / O 卡 #蘋果 #電腦
- (2023-06-16)全球快播:杜富國,歡迎“回家”!
- (2023-06-16)菜花蛇男浴室玩起“捉迷藏” 連云港消防抓捕“歸案”
- (2023-06-16)隴西縣文化館大樓維修改造工程中標公示 世界即時看
- (2023-06-16)天天看熱訊:創新醫療:控股股東一致行動人孫伯仁減持158.06萬股
- (2023-06-16)《向往的生活》賴聲川、謝娜老友重聚 前沿熱點
- (2023-06-16)相看兩不厭的星座配對,這輩子越愛越深,不會分離,讓人無法舍棄
- (2023-06-16)手機屏幕黑了怎么導出數據_手機屏幕黑屏不能用 如何將手機上的資料導出來
- (2023-06-16)14年,海拔1300米……峨眉山泉水下山記 新消息
- (2023-06-16)Tt Smart 彩色電源,給你不一樣的感受_今日熱搜
- (2023-06-16)全球短訊!A股五大上市險企前5月保費攬超1.4萬億同比增5.6%,單月壽險回暖提速、財險增幅放緩
- (2023-06-16)新研究認為地球形成可能只需幾百萬年
- (2023-06-16)A股三大指數集體收漲:深證成指七連陽 北向資金凈買入超百億元_全球即時看
- (2023-06-16)又見外資狂買百億,A股現十年僅三次現象!
- (2023-06-16)6月16日漲停復盤:華西股份5天4板 光庫科技20CM漲停
- (2023-06-16)主力復盤:32億搶籌互聯網 13億爆拉昆侖萬維-環球關注
- (2023-06-16)106億+14宗地塊全部成功出讓,4宗土地有溢價,2023一批次土拍地圖來啦|即時
- (2023-06-16)圍繞寵物診療糾紛 泰州海陵法院發司法建議
- (2023-06-16)微資訊!貴州:2023年軍隊院校招收普通高中畢業生政治考核工作開始
- (2023-06-16)中國民航局:提升千萬級以上機場航班近機位靠橋率|每日熱文
- (2023-06-16)悅心健康:上半年預計歸母凈利潤1.55億元至1.75億元 同比扭虧 天天速遞
- (2023-06-16)世界焦點!航宇科技擬發不超6.67億可轉債 上市2年2募資共5.52億
- (2023-06-16)全球微頭條丨傳承活化非遺文化,江門大學生在行動
每日推薦
- ETF聯接基金是什么意思?ETF基金和ETF聯
- 貨幣基金的收益高嗎?貨幣基金一般年收益
- 基金賣出了怎么還有收益顯示?基金已經贖
- 投資的基金買了幾天可以賣掉?基金入手多
- 基金終于回本了該不該贖回?基金終于回本
- 二月出境復飛航線超40條 節后部分機票價
- 重大事項變更!網易寶獲批增加注冊資本至
- 信達證券上市首日漲幅44%
- 總投資約486億元 北京今年首批50個重大
- 新年北京首月二手住宅網簽量再探底 價格
- 股價大漲 博云新材股東高創投擬趁機減持
- 2019華人歌曲音樂盛典在澳門舉行
- 喜迎十九大?歡度中秋節—傳統文化進社區
- 突發!吳敏霞夫婦挑婚戒被曝光!兩百萬鉆
- 《鐘山說事》 熱點聚焦:胡鵬飛的最美鄉
- 湖南御福天益生物公司被指涉嫌傳銷進行非
- 大同市城投公司劉建婷遭群眾舉報
- 魯能集團 “一帶一路”履責行動暨“海南
圖片新聞
48小時頻道點擊排行
-
0
1看A股!中國經濟到底出了什么大問題 -
0
2英國央行或繼續加息 抵押貸款市場的 -
0
3石家莊市第二十屆幼兒體操大賽 華北 -
0
4菜花蛇男浴室玩起“捉迷藏” 連云港 -
0
5《向往的生活》賴聲川、謝娜老友重聚 -
0
614年,海拔1300米……峨眉山泉水下山 -
0
7106億+14宗地塊全部成功出讓,4宗土 -
0
8中國民航局:提升千萬級以上機場航班 -
0
9全球微頭條丨傳承活化非遺文化,江門 -
0
10中新人物丨演員楊蓉:學演戲,得先學 -
0
11天天日報丨上海機場:浦東國際機場5 -
0
12西餐廳的蘑菇湯,教你改版家常做法, -
0
13恒盛能源(605580)6月16日主力資金 -
0
14中鐵四局電氣化公司中車深圳基地廠房 -
0
15拉開榮威品牌新能源征程序幕,榮威中 -
0
16選拔任用黨政領導干部應當經過什么提 -
0
17第四屆綠博會7月28日至30日舉行 世 -
0
18走進英國,探討倫敦塔橋的歷史由來, -
0
19中國游客簽證預約量激增 恢復至疫前 -
0
20環球觀熱點:遠興能源:阿拉善天然堿